为什么吐绿色的东西?

隆语原隆语原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最近也在研究这个问题,看了一些文献和资料,和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从生理学上来说,人吞下的食物先经过口腔的咀嚼,通过唾液淀粉酶将大分子的碳水化合物分解为单糖(如葡萄糖),然后进入食道,在胃里继续被研磨和混合,并分泌消化液(含有胃酸、蛋白酶等)进行化学消化,最后到达小肠大肠,在这个过程中,由于胆汁、胰液的加入,蛋白质被彻底水解为氨基酸和小分子多糖,脂肪被乳化成脂肪微粒,维生素和矿物质也被充分释放出来,供人体吸收利用。

而反刍动物(牛、羊等等)的消化系统要比人类复杂的多,这些反刍动物的唾液里有丰富的淀粉酶,但淀粉酶无法直接消化淀粉。当淀粉进入食道后,在反刍动物的胃部得到进一步消化,由细菌分解成小分子的糖类物质。在小肠中,由胰液和胆汁继续对糖类进行化学消化,最终转化为单糖并被吸收进血液。 而反刍动物的大肠相对较短且没有直肠,所以几乎没有储存粪便的地方,因此那些不能完全被消化的食物残渣就随同肠道内的粪菌一路返回到嘴里开始重新消化吸收——这就是反刍动物“倒嚼”的过程。

有研究表明,倒嚼过程可以重新合成维生素B12,钙、磷等的微量元素,还可以合成甲羟戊酸,进而转化为胆固醇。而所谓的“反刍”可能就是在形容这个不断循环往复的消化过程吧。 但是,尽管反刍动物能够重新吸收大量的营养物质,但这些营养素的利用率肯定没有人类高。比如,研究发现,反刍动物消化道里的微生物群能够发酵部分膳食纤维,产生小分子的短链脂肪酸,但是这些微生物也很难完全消化蛋白和脂肪,很多营养素还是处于游离状态,被直接排出体外。

所以,从理论上来说,反刍动物应该会排出的东西包括:被细菌分解了大部分但未能彻底消化的食物残渣、微生物菌群代谢产物(含未充分利用的营养素)以及来自肠道粘膜脱落细胞、死亡菌群的有机质。 于是,问题又来了,为什么牛羊反刍的时候要把食物吐出来呢? 因为,相对于在大肠里的蠕动和吸收,胃肠道里的化学消化其实是很激烈的,在这一过程中会产生有毒有害物质,比如酒精(乳酸发酵)、氨气(蛋白质分解)等,如果直接输入血液循环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甚至有害作用。所以在进食时,这些有毒有害物质能被及时地清除掉。

但是,反刍动物不会喝醉或者中毒吗? 有研究人员给绵羊注射酵母后的监测发现,即使注射的剂量足以让老鼠晕倒,但注射30分钟后绵羊并没有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给山羊注射二硫糖醛酸钠(一种还原剂)后,山羊4小时内没有出现酒精中毒的症状,而且体内的酒精含量也明显低于预先设定的浓度。有研究人员给奶山羊饲喂不同浓度的乙醇,结果奶山羊连续7天摄入5%的乙醇并没有影响产奶量或健康情况。

看来,反刍动物的确是有自己的“抗乙醇”机制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