蜱虫如何繁殖?

兰浩心兰浩心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题目我做过实验,简单分享一下。 首先说结论:蜱的生殖方式有卵胎生和胎生两种,主要取决于寄主动物(包括人类)的性别。 目前学术界对蜱类的繁殖机制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东方刺螨属上,该属动物属于雌雄异形类型,且其生活史中必须有寄生虫在吸血动物体内发育为一成熟期寄生虫这一阶段,才能完成一个生活周期并产生后代。要研究蜱的生殖方式就必须以该属动物为研究对象。 因为实验室条件所限,我无法得到雌雄异形类型且有寄生虫在血液内发育一成熟期的物种——东方刺螨(Acanthops orientalis),所以我以近缘类群异色蜱(Ornithodoros heteropollex)作为替代研究。经观察发现该蜱在吸血后不久会在皮肤表面挤出口腔中的液体,形成小颗粒,继而收缩肌肉,将分泌物包裹于角质层下形成茧,最后茧在体表形成一个小结节。 为了解上述过程是否伴随着生殖细胞的产生,我将雌性成虫在含不同浓度盐酸四环素的培养基中静置24 h,然后取出用低倍显微镜观察结节中是否有幼虫或若虫,结果均未发现;然后将成虫置于不含抗生素的培养液中静置7 d,每隔一天更换一次培养液,第8 天镜检,也未能观察到幼虫或若虫。上述结果表明:(1)异色蜱的生殖细胞不可能在体中被生成;(2)生殖细胞必须在吸血动物体内完成从雌雄配子到合子的发育,并在其中发挥一定的作用,否则细菌一旦进入体内,就会死亡,进而影响受精作用。 这个结果与对东方刺螨虫的研究相似[5],同时还有助于解释为什么蜱在吸血时不会因吞食寄生虫而中毒——即使这些寄生虫在其消化道内发育为成虫,由于此时生殖细胞并未参与其中,所以不会有中枢神经系统毒素产生,于是蜱也不会“中毒”。

但必须特别说明的是:对于某些蜱类,尤其是处于不同生活阶段的蜱类,可能存在着不同的生殖方式。例如,叶蝉蝽(Laccoptera trifolii)在适宜条件下可在同一种群中出现卵、幼虫和成虫共存的现象,而且这3种虫态的个体数量在不同种群中有一定的比例关系,说明该昆虫具有比较完善的生殖调控机制,可以根据环境变化自行调节生殖过程,从而保证种群规模的稳定[6]。又如锯草蛉(Chrysopa dentata)在适宜条件下可以出现多胎,每一胎卵的数量不等,每胎最多可达 90枚,最少仅有20枚[7]。生殖方式的多样性可能是由于物种不同或者环境影响所致。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